推广 热搜: 英语  数学  小学  初中  高中  化学 

全球首例5G眼科机器人跨海微米级手术

   日期:2025-07-24     来源:www.bzymys.com    浏览:439    
文章简介:受控的机器人在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动物实验平台拓展手术。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摄广州日报讯一根头发的厚度约是80微米,人眼视网膜厚度约为150-300微米,往双眼内黄斑区注射药物,几乎等于要穿过复杂的双眼结构将药物精确注入一根头发的直...

全球首例5G眼科机器人跨海微米级手术

受控的机器人在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动物实验平台拓展手术。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摄

广州日报讯一根头发的厚度约是80微米,人眼视网膜厚度约为150-300微米,往双眼内黄斑区注射药物,几乎等于要穿过复杂的双眼结构将药物精确注入一根头发的直径宽度中,现在人手操作非常难做到这种精确度,然而,机器人可突破这一难点。

昨日上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召开媒体发布会,介绍了该中心林浩添教授团队联合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黄凯教授团队等多家医、研、产机构自主研发出5G远程高精眼科手术机器人。上月,该机器人在海南眼科医院成功拓展了全球首例5G远程微米级眼科手术。发布会上,林浩添介绍,这场手术的测试者是12只兔子,手术非常成功,经过一个月察看,没出现并发症,恢复好。继广州-海口跨海远程5G手术机器人实验之后,下一步将计划前往更远的区域比如高原区域测试,预计年底或明年将拓展临床研究,将来,这项新技术有望真的应用到病人中,大家在家门口将可拥有专业资深眼科专家远程手术的医疗服务。

林浩添教授介绍,这是一场医工结合的合作,前后酝酿了长达十年,团队探索期望用AI的方法促进远程医疗的进步。当下,熟练学会眼底手术的大夫不足1000人,伴随黄斑变性、视网膜病变等眼病病人的增加,大家对眼底外科大夫的需要很大。然而,眼科手术对大夫操作的精准性和稳定性需要极高,受限于人手的生理震颤和抖动,要达到微米级的精细稳定操作极富挑战,培育一名眼底医师更是需要十年以上周期。假如能达成5G眼科机器人远程医疗的模式,将可大大缩短大家就医的时间和距离,也可为年轻大夫提供更多的空间推行手术,手术机器人有一套算法系统,可以将人手抖动过滤,提升精确度。

一根头发的厚度约是80微米,人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约为150-300微米,要把药物精确注射到视网膜间层内,临床上还未能达到如此的精确度,只能注射到眼球腔内,但采取机器人手术的方法,可以突破这个难点。林浩添介绍,机器人能达到人类所没办法达到的精确度,将药物更准确送到病变地方,帮助药物更好发挥用途。

站立在机器人面前,参与研发的黄凯教授介绍,这次医工交叉革新团队通过多学科融合、软硬件协同开发的方法,全自主研发出眼科手术机器人的重点部件独特的串并联构型机器臂结构,可以达成微米级精度的远程运动中心控制和末端重复定位。该机器人可以模拟和替代人手操作,过滤人手震颤和抖动,并通过5G远程通信技术达成跨空间限制的高精度手术操作。

 
打赏
 
更多>相关推荐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