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爸爸妈妈一直抱着孩子还小的心态,让孩子离得远远的家务劳动,这样做法却让孩子失去对家关心的机会。其实爸爸妈妈可以依孩子年龄,试着让孩子学习做家务,可能会有意料之外的收成。
很多爸爸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一直不舍得让他一块参与家务,等到感觉孩子大了,可以帮忙才开始指挥、吆喝孩子做这做那,结果发现孩子参与家务意愿低落。追 根究底即是没让孩子在小时培养好习惯,或是过去一直在爸爸妈妈催促、吆喝中完成指定工作,毫无乐趣而言,而致使不美好经验,导致不喜欢做家务。
依孩子年龄学做家务
做家务对三岁左右的婴幼儿而言,并非和大人所想的家务范围一样,其实还包含生活处置能力,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孩子的身心进步试着让他学习做些游刃有余且感觉相当有趣的事。
一岁以前的婴儿,可以让他一个人拿汤匙吃饭,拿拖鞋或递物品给大人,采集垃圾、把衣服、玩具放进篮子里等。
二岁的婴幼儿可以让他擦桌子、训练洗自己用过的盘子、杯子,在限定的空间范围内扫地、擦地板,或将同样式、同颜色衣服叠好放在一块、将垃圾丢进垃圾桶内 等等。三岁的孩子已经要开始进入婴幼儿园过集体生活,可以练习其将用好的毛巾、牙刷挂好、放整齐,清理自己吃完饭后的桌面等,这类对孩子来讲都不是难事,父 母可以放下让孩子学习。
一岁半至3、四岁左右,正是孩子进步自理能力的阶段,假如进步的好,孩子的自主性会提升,且能够帮助打造自信的人格,所以这个阶段应尽可能让孩子学习自己动手做。若此时未能打造好生活自理能力,将会对自己能力产生怀疑,在人格的进步上也会出现问题。
从日常培养
让孩子做家务是帮助孩子成长的最好机会,它不仅能够增加孩子做事能力,更可培养其责任心。然而爸爸妈妈在培养孩子做家务习惯时,需要时间与耐心及周详的计划,让孩子能自主自发地去做,才能达到教育的成效。日常有哪些办法可以培养呢?
1、从个人份内工作开始
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从个人份内工作开始学习,其中包含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学习将衣服穿好、放好;我们的玩具自己整理好;把脏衣服放进篮子里;让孩子慢慢习惯其实做家务也是自己份内的工作。
2、工作计划表
爸爸妈妈可以设计一份工作计划表,并和孩子一块讨论他能做些什么?想做些什么?
3、从趣味活动中学习
A.清洗队员与回收员。孩子假设自己是一位清洗队员,开着一辆清洗车,清扫各种玩具和东西,然后交给回收员处置。借由游戏培养孩子做家务兴趣。
B.扮家家。借助玩具、餐具等与孩子玩做家务游戏。娃娃,平时都是母亲做饭给你吃,今天你也炒个菜给母亲吃怎么样?娃娃做的菜真美味。吃完了,目前大家一块将桌子、盘子、碗收干净怎么样?借由游戏达到教育成效。
4、引导
择菜:让孩子一块参与,从择菜到洗菜,让孩子了解所吃的菜肴需要经过这类步骤才能食用,从学习中教会孩子做家务。
洗米、煮饭:从打开米缸舀米,父母与孩子一块参与,并告诉孩子舀量多少。洗米时,也可以告诉孩子,这水除洗米外,还可以留着做其他作用与功效,如洗菜,让孩子除去参与家务外,还能教育孩子节省定义。
扫地、擦桌子:先找出一块孩子专用的抹布及扫把,让孩子试着去做家务,或由爸爸妈妈教孩子怎么样做,才能将桌子、地板弄干净。
晒、收、叠衣服:晒衣服时可请孩子帮忙拿衣架,由母亲晾衣服;收衣服时,孩子还小,可由他负责拿我们的衣服;叠衣服时,孩子也可以学习折叠及分类放好。
做家务的态度
为了让孩子以做家务为乐,爸爸妈妈可以制作一份家务成绩单,逐项打分数,并给予适合的鼓励,也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平常做家务的辛苦。
爸爸妈妈在引导孩子学习做家务时,也应注意一些事情,包含:
1.各年龄的婴幼儿动作方法、认知程度、体力、耐心均不相同,因此爸爸妈妈对孩子做家务的需要,应视孩子能力范围,不适合超越,以免孩子因挫折而产生抗拒和畏惧。
2.必须要与孩子一块做家务,面对孩子越帮越忙,把现场搞得乱七八糟、一塌糊涂时,要耐住性子,教孩子改正及正确示范办法。
3.多容忍、少责备,在指导孩子的时候,口气要温和,不适合破口大骂,有耐心、有步骤地、以游戏的方法和心态教会孩子学习。
4.爸爸妈妈本身对做家务的态度要端正,勿让孩子从爸爸妈妈的言行、举止知道出做家务是件让人讨厌的事情。除此之外,夫妻两个对家务的分工要妥善安排,免得孩子产生 做家务是女生的事情的错误观念,应让孩子有正确认识,家是是每一个人的,所以屋里的每一件事,大伙都有义务去做。
5.在满足孩子好奇与学习的动机时,安全问题也是不容忽略的。不让孩子自行拿取危险物品,爸爸妈妈要替孩子拿。较大孩子可教其正确用法和动作,以确保安全。
6.无论孩子做得怎么样,别忘了给予他赞美和鼓励,让孩子了解,他做的每件小事你都看到了,由于年龄小,能力、耐力都有限,自然不如大人做得纯熟。但没关系,熟能生巧,母亲了解你非常努力了。
融入游戏中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讲,他的生活就是游戏,游戏就是生活的全部,所以学习做家务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游戏。除此之外,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是需时间和耐心 的,唯有愉快、自主自发才能达到教育的成效,而在孩子做家务同时,让孩子感觉到他的种种作为对全家人都有非常大的帮忙,他是不可少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