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的孩子正处于不听话高峰期,身心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有的孩子会变得很敏锐,情绪不稳定,还会出现一些不好的的行为习惯。孩子的这一系列变化,大家称为“14岁现象”。那样,面对14岁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父母又该如何教育呢?
14岁青春叛逆期如何教育
1、正视问题,接纳孩子。青春叛逆期只不过成长阶段的一个过程,大多数的人都会历程这一时期,无论你是过分紧张还是顺其自然,都不可以逃避这个问题。
有时孩子并非故意要和父母对着干,理解接纳孩子。唯有直面问题,找到解决方法给孩子正确的引导才是身为父母该做的。
2、认知自己。孩子在这个阶段最大的困扰就是想要独立但不够知道自己,自我意识非常强,但承受重压的能力比较弱,看着暴躁易怒,却脆弱又敏锐。
认知自己是一件需要时间的事情,不必急功近利,让孩子记住这几句话:你学习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的其他人;你没办法得到所有人的喜欢,但爸爸妈妈一直会在你身后;不自卑,不自负,自信地做好你要做的每件事;心怀感恩,无人有义务一直帮你;健康是所有的根本,无论想干什么样的挑战,必须要爱护身体。
这里的认知自己,不止是孩子对我们的认知,父母也需要深思自己是不是在孩子有不好的行为的时候反应过激。情绪极端化的父母遇事第一发脾气,这对孩子来讲本身就是一种伤害,还会刺激他们做出一些违背本心的举动。结果就是父母和孩子互相都非常累,非常不理解他们,产生隔阂。父母的态度平和,会让孩子感到安定,也更容易倾诉自己遇见的问题。
3、伴随孩子。无论何时,父母的伴随对孩子来讲都是最好的教育,但伴随可不是要父母无时无刻守在孩子身边盯着他们。
事实上孩子在这个阶段会更喜欢和朋友在一块,也拥有了一些小秘密,但依然会一些问题自己没办法处置和解决,这种时候就需要父母当令给孩子提供一些建议或者办法,假如孩子只不过需要一个听众,那父母就做一个单纯的听众即可。
4、保护孩子的自尊。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切忌翻旧账,更不要做出侵犯孩子隐私的举动,别追着问他和什么人打电话和什么人发消息,压迫式的提问只能叫人感觉反感和排斥。和孩子聊天而不是“审问”,从平时的对话交流里知道孩子的现状。
14岁左右的孩子一般存在以下六种心理特点
第一,自我感觉“长大了”,表现自我的意识增强;
第二,不成熟,讲歪理;
第三,过于自信形成自负心理;
第四,意志薄弱,适应性差,承受重压的心理空洞出现;
第五,出现消沉、颓废、麻木、情感冷漠等不正常情感;
第六,出现暴躁、报复、易激动、寻求刺激等现象。
14岁孩子为何会变得不听话?其心理缘由在哪儿
1、渴望独立,摆脱爸爸妈妈对我们的束缚;
2、厌恶学习,感觉学习没什么用,是孩子对将来的概念目光短浅;
3、迷茫,不了解自己以后的如该如何走;
4、爸爸妈妈的不理解、不尊重,孩子得不到理解,心理方面得不到安慰;
5、缺少安全感,孩子的内心其实很孤独。